野三七是什么植物
来源:未知
编辑:农业种植技术网
时间:2018-12-29
导读:药材信息_野三七是什么植物 野三七别称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屏边三七等,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生于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可入药,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药材信息_野三七是什么植物
野三七别称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屏边三七等,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生于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可入药,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野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3片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7厘米,无毛。托叶卵形,小叶5,少有7,羽状分裂,裂片不等大,中部的较大,两端的较小。
野三七的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50~80朵花,花梗长8~10厘米,无毛,花萼5齿裂,无毛。花淡绿色,花瓣5,长卵形至长椭圆形。雄蕊5,花丝与花瓣等长或稍长。子房下位,2室,花柱2,结合成1个,柱头稍膨大而微弯。核果状浆果,球状肾形,成熟后红色。种子2颗,近球形,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野三七主要分布云南东南部的马关、麻栗坡、屏边等地海拔1100~1700米山谷潮湿林内,越南北部老街也有。通常于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后保存供药用。
野三七味微苦、甘,性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跌打损伤、风湿痛、咳血、外伤、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病后虚弱、肺痨等症,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研末敷,但孕妇慎服。
药材信息_野三七是什么植物
责任编辑:农业种植技术网
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农业种植网的立场或观点。出于为网友提供更多资讯为目的,农业种植网所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及图片内容若涉及到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农业种植网取得联系,农业种植网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所产生的问题与农业种植网无关,农业种植网站均不承担任何责任。联系方式:发送邮件到1020392161@qq.com邮箱或加QQ:1020392161联系。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